一、什么是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
网络化协同制造是基于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制造、全球制造的生产模式,打破时间、空间的约束,通过互联网络,使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合作伙伴共享客户、设计、生产经营信息。从传统的串行工作方式,转变成并行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缩短新品上市的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设计、生产的柔性。通过面向工艺的设计、面向生产的设计、面向成本的设计、供应商参与设计,大大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和可制造性,以及成本的可控性。
为网络化协同制造各个环节提供的服务称之为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一般需要依托于网络化协同制造系统实现。这个系统是由多种、异构、分布式的制造资源,以一定互联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开放式的、多平台的、相互协作的、能及时灵活地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制造系统,是一种面向群体协同工作并支持开放集成性的系统。
二、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如何提升企业价值链?
网络化协同制造流程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结构设计、造型、加工过程进程监控等。服务的发包企业确定其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查看后,上传数据信息到协同平台上,并查看确认或修改信息。协同平台统一管理数据,不需要点对点的数据传递,发包企业可以直接查看任务,并可对其评价满意度。
参与网络化协同制造的各个企业仅负责产品一部分或者仅某个零部件的制造,能令其生产速率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率,优化整个生产过程,提高整体竞争力。
通过实现协作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制造企业可实现制造设计数据快速传输、共享与使用,以及制造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制造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制造链集成。
三、网络化协同制造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一是能够解决中小企业的投资负担。以模具制造业为例,模具制造业是客户驱动性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属于面向资源的工程订货类型,因此制造资源的高投入与订单的随机性存在矛盾。为了获得模具订单,模具制造企业必须投资购买相应的模具制造设备,这笔投资对于中小模具制造企业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由于模具订单的随机性,使得昂贵设备的利用率往往不能得到充分保证,购买昂贵设备的经济性往往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经过长期的运作实践,模具行业已经逐渐达成了协作的共识,即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二是能够满足市场对产品快速交货的需求。由于企业之间传统的协作方式效率较低,难以适应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交货期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支撑下,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应运而生,实现了生产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四、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发展现状如何?
目前,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是提供协同制造服务的主要模式,国内外制造企业都积极应用。利用公共协作平台,采用会员制租用模式进行协作,日益得到业界认同和实践。
ASP是指通过Internet或虚拟专用网,将运行在自己服务器上的应用系统卖给或出租给需要使用这些系统的企业。ASP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发展迅速。我国的ASP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ASP模式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规范企业的管理。
五、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适用于哪些行业或者领域?
网络化协同制造适用领域较为广泛,适用于任何行业,它可及时、快速地响应和适应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赢得竞争优势,为真正实现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生产、营销、组织管理及服务的全球化开辟了道路。
网络化协同制造可以面向独立企业、面向企业集团、面向制造行业、面向制造区域和面向动态联盟。需要企业能够灵活运用互联网。
六、影响网络化协同制造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网络数据存取、交换技术。网络按集成分布框架体系存储数据信息,根据制造企业数据的地域分布,分别存储各地的数据备份信息,有关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的集成信息存储在公共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协调统一管理,通过数据中心对各企业的授权实现对数据的存取。
二是CIMS技术。CIMS工程项目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管理、自动化制造系统技术信息管理、工程数据库管理、办公自动化、决策支持、质量保证、库存管理等应用子系统的开发,各应用子系统间系统平台集成、数据信息交换是企业间成功实施动态联盟企业的关键技术基础。
三是协同工作技术。在一定的时间(如产品生命周期中一个阶段)、一定的空间(如产品设计师和制造工程师并行解决问题这一集合形成的空间)内,利用计算机网络,各模具制造企业分享知识与信息,避免潜在的不相容性引起的矛盾。同时,在并行产品开发过程中,各制造企业之间,各专家之间由于各自的目的、背景和领域知识水平的差异必将导致冲突的产生,因此需要通过协同工作,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最终达到一致。
四是工作流管理。工作流管理是一种分布式环境中,工作任务进程间相互协调或相互协作的管理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交互时间结合过程中的自动化,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工作任务的整体处理。各制造企业间依据一组已定义的规则及已制定的共同目标交换文本文件、各种多媒体信息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