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是从产品的研发设计(R&D)开始,利用生产工具(工厂、设备等)将原材料加工制造成为最终产品,通过物流、分销系统将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并提供各种售后服务。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进行持续创新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此过程中,研发和设计逐渐分化成独立的业务,不少企业成立工业设计或创新设计部门,市场上也出现了独立的设计公司。创新设计是制造企业内部重要的具有服务性质的活动,也是服务型制造最典型的模式之一。
创新设计既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系统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生产装备设计等过程,也包括供应链、商业模式、服务和品牌的设计与创新。创新设计可以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提升,能够使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改善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形象、完善售后服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和企业利润。
由于最终满足用户需求的是产品,因此产品本身的设计是制造业企业投入最大、更为看重的环节之一,也是掌控价值链的关键,因而成为创新设计服务的重点。创新设计包括对产品外观的改进和创新,也包括产品整体架构、构成模块和接口的设计,还包括互补品的开发、使用方法和功能用途的创新,以及通过整合营销传播,塑造和提升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
一是引导企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新兴技术会给许多产业带来颠覆式的影响,因此,对新兴技术的研发和新兴产业的投入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重点也在于此。我国企业也应该加大对新兴技术研发设计的投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二是引导企业用好信息技术这个高效工具推动创新设计。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仿真以及正在成熟中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3D打印技术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设计工具,设计人员可以同步并行地进行设计开发、产品原型可以快速迭代,实现产品开发过程的数字化、虚拟化。信息设备从企业走入寻常百姓家,使得计算机、互联网同时兼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特征,也使得普通个人用户能够参与到产品的创新设计过程中来,众创、众设将加速创新设计服务发展。
三是引导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1992年,我国台湾的一个企业家提出“微笑曲线”的概念——在价值链上,上游大量使用智慧的研发环节,以及下游和客户直接接触的营销环节产生的附加价值高,而中游制造环节附加价值低。对苹果公司价值分布情况的研究表明,苹果公司从事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获得了一部手机58.5%的利润,而负责加工制造的生产厂家,只通过劳动力投入获得利润的1.8%。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设计,就是引导企业增强附加价值更高的研发环节的能力,迈向价值链高端。
由于研发设计是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所必需的,因此设计服务适用于任何产业,但由于产业特征的差异和企业所处价值链环节的不同,设计服务的重要性也存在差异。 从产业来看,创新引领对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程度高的产业比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更为重要。数据分析可见,不同行业的R&D强度存在巨大差异。以OECD国家为例,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达到8.7%,而低技术产业的R&D强度只有0.4%。
同样分析还可以看出,创新设计对于市场竞争激烈的产业比市场竞争温和的产业更为重要;对用户需求变化快、差异化程度高的产业比用户需求稳定、差异化程度低的产业更为重要。
一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善程度。在产业高度分工的社会,每个企业只是专注于价值创造的某些领域或环节,因此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取决于企业本身,而且受到所处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有利于企业把有限的研发资金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反之,不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会使企业不得不将研发资金分散到更多的价值链环节上。通常来说,同一行业内的大量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在空间中的集聚(即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供应链成本,加强上下游企业在研发设计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有利于创新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包括传统的公路、铁路、码头、电力、热力、通信等,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也成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有利于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如今,数据成为如同土地、资本、劳动、自然资源一样的经济生产活动的重要投入要素。通过云计算、云存储,企业能够借助低成本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降低研发成本,个人用户则可以利用低成本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新创业。
三是资金与人才因素。某种意义上,创新设计服务的进入门槛很低,任何制造企业都可以开展创新设计。但是,创新又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提高设计活动在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中的比重可能要在短期内忍受创新的痛苦。设计活动也需要企业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以及设计团队的“软实力”。
发展设计引领模式是企业战略的重大转型,需要企业在内部的组织、管理、运营乃至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是要重视创新设计。在进入“新常态”之后,传统的依靠要素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持续,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来。创新设计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可能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企业应提高创新意识,要在企业内部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创新的文化氛围。
二是要加大设计投入。设计引领转型,需要增加设计人员、建立专门化的设计机构、增加对设计开发活动的投入。设计资金可以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积累,还可以通过好创意、好模式吸引风险投资。加大投入也不意味着完全由企业自己开展设计活动,可以通过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企业间战略联盟、众包和众创等模式利用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形成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格局。
三是要形成有效激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特别提出强化激励的原则,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对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不仅需要国家科技体制的改革,更需要企业在创新组织结构、薪酬体系等方面进行变革,如鼓励企业内部创业、高级科研人员持股、根据创新绩效调整薪酬等。
四是要推进“互联网 设计”。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必须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3D打印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云设计、协同设计等新型模式,利用互联网改造设计、加工制造的流程和组织方式。
五是要发展众设众创。积极加入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探索设计项目的众包、众创、众设模式。建立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用户的交互平台,鼓励企业员工和用户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开发设计。对于平台型企业来说,可以主动开放开发接口,鼓励用户参与互补产品的设计,以及新功能和新用途的开发尝试。